再问煤矿安监漏洞
王家岭矿“3·28”透水事故,再次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煤矿安全监查局以及煤炭企业推到风口浪尖,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也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。
在王家岭矿“3·28”透水事故前后,两起矿难相继发生。3月1日内蒙古乌海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,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;3月31日,河南省伊川县国民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矿难,到4月6日为止,事故已造成29人死亡。
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缘何如此脆弱?据业内人士透露,国家每年投资几十个亿用于治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,如煤矿瓦斯治理、整顿关闭小煤矿,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,健全重大隐患治理、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,完善预报、预警、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。
最近10年来,100多条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,如《安全生产法》、《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》、《矿山灾难应急预案》等。
矿难缘何难以杜绝?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缘何漏洞频频?信息技术能否堵住煤矿安监漏洞?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如何构筑防漏体系?
值此,我们再次拷问煤矿安全监管体系,并以龙矿集团安全生产管理为例,邀请相关专家从信息化角度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献计献策。
案例
再探龙口无人矿
曾经效益不错的龙口矿务局在2002年一派荒凉:员工下岗、项目搁浅、人员流失、人心涣散,部分矿濒临破产。
始建于1968年的龙口矿务局,一直是山东省7个国有矿务局中的“小老弟”,2002年之前,其年产值最高曾经达到7亿多元。跨入21世纪,我国经济飞速发展,煤炭需求量日益高涨,当同行业企业都在抓住机遇谋求新发展时,龙口矿务局却采取压缩成本的保守策略,相继推行压缩开支、控制投入、少挖慢掘、减员提效等措施,颓势无法遏止。
改革势在必行。2002年11月的某一天,在龙口矿务局处级以上管理人员会议上,时任山东省企业工委干部处处长的孔凡太宣布,龙口矿务局正式改制为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龙矿”),由山东省委精心挑选、以宋子安为首的龙矿新任领导班子,也随即公布。
龙矿新任领导班子成员在上任后的第二天,便分头到各业务处室进行走访。他们白天走访,晚上就聚到一起研究龙矿发展规划,龙矿集团发展蓝图随后被绘制出来。
与此同时,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煤炭企业应用信息化、自动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,成为煤炭行业共识。龙矿新领导班子对信息化的认识也高度一致。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矿井的新模式随之成型:2004~2005年把信息技术全方位注入龙矿的安全、生产、管理各领域,形成生产过程自动化、安全监控数字化、企业管理信息化、信息管理集约化的信息化体系,提高龙矿综合管理水平,建成国内一流信息化矿井。
按照总体规划,龙矿用一年半的时间快速推动信息化建设,先后建设了58个信息系统。
- 04-18维控人机界面近期新增软件...
- 04-18矿山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
- 04-18自动化技术为矿业安全护航
- 04-18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爆炸的条...
- 04-18再问煤矿安监漏洞
- 04-18矿用设备购买方法